工业明星城市

TOP

视频介绍

倾力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

常州工业概况
  • 主要特征
  • 产业构成
  • 发展质态
  • 规模以上企业
  • 知名企业
  • 产业规模
  • 特色优势产业

常州制造业

中小企业为主
占企业总数
97.7%
民营经济为主
占经济总量
67.2%
重化工业为主
占经济总量
77.3%
装备制造业为主
占经济总量
40.4%
  • 智能电网装备

    代表企业

    西 电(常变)

    江 苏 华 朋

    上 上 电 缆

    输变电规模以上
    工业产值645.9亿元
    世界变压器制造之都
    国内最大
    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
  • 智能轨道
    交通装备

    代表企业

    戚 机 厂

    戚 研 所

    今创集团

    新誉集团

    国内重要轨道交通装备基地
    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2018年,轨道交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94.69亿元。
  • 农业装备

    代表企业

    东风农机   常发集团

    常柴集团   正昌粮机

    爱科农机   布勒机械

    全国重要农机生产基地
    国内重要的农机零部配件制造基地
    柴油机 轮式拖拉机 粮食机械
  • 工程机械

    代表企业

    恒立油缸   常林股份

    柳工   现代

    小松

    2018年,工程机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1.91亿元
    国内六大工程机械研发和制造基地之一
  • 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机器人

    代表企业

    金石机器人

    快克锡焊

    銘赛机器人

    埃马克、阿奇夏米尔
    全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领先地区
  • 基础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代表企业

    龙城精锻

    宝菱重工

    武进不锈

    常宝钢管

    基础装备制造业门类众多
  • 纺织机械

    代表企业

    金昇实业   五洋纺机

    卡尔迈耶   同和纺机

    润源经编   纺兴精密

    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3.28亿元 世界纺织机械之都
  • 电子信息

    全球手机声学器件行业“老大哥”

    瑞声科技

    2018年,电子行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24亿元
    国内知名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
  • 光伏

    代表企业

    天合光能

    (全国光伏理事长单位)

    亿晶光电

    亚 玛 顿

    2018年,光伏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6.91亿元
    国内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
  • 石墨烯

    重点企业

    中简科技

    碳元科技

    二维碳素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
    石墨烯达到 51家
智能制造常州实践
常州市五大领域20个细分行业
智能装备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设备

农机设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装备

节能环保装备

纺织机械

基础装备及关键零部件

新材料

先进碳材料

新型特种材料

新能源

太阳能光伏

可再生新能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

信息通讯设备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半导体新光源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生物医药

高性能医疗器械

八大任务

推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持续推进技术改造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推进绿色生产智造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业态模式创新

六大工程

  • 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 绿色制造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品牌质量建设工程

  • 工业强基工程

  • 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工程

《常州市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常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常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常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常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常州市发展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

  • 开展示范试点

    推进制造装备智能化工程升级

    01
  • 依托产业基础

    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

    02
  • 培育智能制造服务运行商

    不断完善智能制造体系

    03
  •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智造制造全流程应用

    04
  •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05
  • 发挥政策保障作用

    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06

开展示范试点推进制造装备智能化工程升级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积极推进智能工厂(车间) 创建,开展行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个,省级认定的示范智能车间72家,市级认定的智能车间(工厂)113家。

依托产业基础,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

培育各具特色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全市装备制造业占比 超过40% ,产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培育智能制造服务运行商,不断完善智能制造体系

· 成立智能制造推广联盟,探索服务商+应用企业、科研院校、资本等“1+N”协同运作模式。

· 加快培育本地智能制造服务商。

· 引进航天云网、数码大方、北自所等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运行商。

· 建设了国内唯一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体验验证平台。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造制造全流程应用

· 开展离散型制造、流程型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探索试点。

· 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到58.75%

· 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到39.5%

· 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在线、协同设计与制造的比例达到近30%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挥政策保障作用,不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设立“三位一体”专项资金,对智能制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提升示范政策的带动强度和引领效应